你好,我们发现你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到发布案例和文章,建议使用最新版本Chrome。
首页
发现
整屋案例
设计师入驻
品牌入驻
登 录
红砖小宅,老城区的记忆
NAMA-DESIGN
关 注
户型
2室
面积
54㎡
花费
24万元
位置
河南,郑州
说在前面
首先必须要说明一下的是,业主是看我从小长大的亲姨妈,在做方案时,更多的是让我放开手,所以就项目来言,整体的结构改动比较大。同时,对于郑州这种二线城市来讲,20万的旧房改造造价已经是非常高的花费了。业主定位是60岁的老两口,虽然儿女已经在新区购买了房产,但对于老两口来讲,那只是儿女家,CBD环形的宽马路,没有菜市场,出门只能靠汽车出行的方式,老两口完全没有办法来适应。反而这种大集体时代的居民区,邻里上下不是工作的同事就是以前的同学,出门不用锁大门,楼上的阿姨出门买菜还能帮忙带把蒜苗的生活,对于姨妈他们来讲,应该才是家。所以我们来按照10年的养老住宅来设计与规划。
本来文章的开头是想探讨关于城市化进程与人的生活环境,但在这里我觉得不需要来讲述更多的学术观点与论证,我更加希望更多的朋友们能感受到房子对于人的温暖,在这30几年的岁月中,原本爷爷奶奶的住宅,一家十口人多生活在里面,后来随着时间,房子给了叔叔于阿姨,房子的使用人口又变成了三口之家,再过了十几年,这里的常住人口又减少到两口人。人们的来来往往,不变的是房子本身,改变的是不断的生活需求。
周边环境
项目所在地是一个老旧的“家属院”这里承载了集体时代的缩影,工人们的集体生活在这里像一个“当代片区”才有的配套:冷饮站,锅炉房,食堂,幼儿园,集团医院,电影院,甚至小初高在有的配置里也是有的。说是集体住宅不如说更像工人们的老家。
过去可能和家人们夏日避暑,铺凉席在户外睡觉乘凉,在屋顶吃西瓜。现在孩子们已经适应了新的城市生活,有的是在大城市打拼,有的则是在新区奋斗买了新的商品房社区。这里更多是老工友。(这把孤独的椅子直到设计完成我也没有移开它,看见它就会回忆起在家属院的过往)
正对巷口的大树,聚集着小区里的老人们,闲聊攀谈。门口去夜市卖花的奶奶也是这些老社区的记忆。
户型图
这是一个83年建造的苏式红砖楼,房子位在一楼,带了一个20平米的小院子,后在90年代初期,加盖了一个砖房,一直遗留到了今天,20年前的加盖房子,早已年久失修,漏雨返潮没办法居住,只能作为杂物间来使用。
土胚房与原本的建筑墙体中间还搭建的阳光房,随着时间流失,原本的阳光板早已不知所踪,只在墙面留下了些许痕迹。
院内的红色砖墙都是与邻居家的结构墙体,当一家建墙,两户凑院的情景,应该在现在再也不会出现了。
楼上的邻居大多采用的都是红砖砌墙的封阳台模式,已经压坏了建筑的悬挑梁,2楼的邻居在院内的阳台上,立了一个承重柱来分摊楼体的重力,但随着压力的不断加深,后期的承重柱已经出现了变形弯曲。
所以,我们在本次委托中,设计与施工花费的主要精力与造价,都是在解决安全隐患的问题与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结构加固阳台区域与室内东侧的房间。同时原本的土房进行了钢结构加固,改变原本木质尖顶成平顶,进行有组织排水。
走廊
门厅成为室内主要的交通流线位置,没有放置多余的结构,尽可能不占用流动空间的位置,原本主卧的门洞修改为嵌入的鞋柜,满足老年人所有的鞋物收纳。
餐厅
经过走廊的同时我们打开了一个隔墙,因为是老建筑,砖混结构。避免大量的改造户型,同时为了满足现代的生活方式,用姨妈的话说“我是时髦的年轻人。”以及后期无法避免年纪增长,身体与生理上的客观原因,我们把走道做的更宽敞,便于后期变形无障碍动线。餐桌旁设立了石面岛台,满足北方地区面食加工。在大年三十全家齐聚围坐包饺子。
桌子用的是宜家的可以伸缩的餐桌,现代的房间布局也可以让逢年过节容纳下妹妹一家人团聚,另一侧是卡座的处理,就餐可以安排到8人。凳子是方便收到桌子下方,让过道更加宽敞。
透过小院的落地窗,望向室内餐厅。
客厅
阳光进入卧室
客厅与阳台其实是一个贯穿的空间,在天气好的时候阳光可以倾洒进来,因为这个区域是原来的廊下或者檐下空间,因此我们选用了和户外环境一样的新的红砖作为地面的铺设,老社区的生活方式很开放,所以我们用这个材质也想模糊客厅和院子的概念。可以舒服的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
原本用亚克力阳光板的区域,改成了一个带有倾斜角度的过廊雨棚,并把这个天空朝向了天空,一方面我们引入了大姨房间的光线,在北侧做了实体的遮挡,规避二楼的视觉干扰,保护隐私。
45°斜顶天窗的模型拆分示意。
透过天窗阳光洒进室内,窗外的电线杆与茂密的梧桐树都是这个房子的装饰最好的装饰。
在原本的结构中,我们下降了原有的窗户地台,本来的设计意图是可以无间的联系大姨的卧室和姨父的卧室,中间本身我们是想去掉玻璃,使之更像是一个方形的窗洞。后来这个方案在于业主的沟通中业主取消了。原因是大姨说:他喝多了像一个话痨,肯定天天做这个窗台上啰嗦。为了保证他们的私密需求,就做了设计的变更加了一个翻转窗。
透过阳台望向客厅的区域。
从主卧坐在飘窗上,望向客厅的天窗。拉来工作室助理充当下模特,展示功能。拍摄时大姨与家人到海南过春节了。
洗漱间
与客厅贯通的阳台区域是大姨他们平时洗漱的区域,老年人洗澡和洗漱分的比较开,这边更常用一些。早上起来洗脸然后再院子里热身出门吃早饭。晚上接洗脚水泡脚,离两个人的休息区域都近。原本小的卫生间也可扩展分离出新的区域。
嵌入了小米自动晾衣架,方便在阴天或者冬季晾晒。夏季可以在院子里晾晒衣物。
原本建筑中的阳台与阳光板区域我们合并成一个整体的灰空间,室内与室外用了相同的红砖材质。
卧室
光线顺着天窗设计的角度正好洒在卧室的床边。偷过玻璃窗,老两口在独处时又能保持视觉的交流,相互照应,又能互不打扰各自的生活,我想这应该就是岁月生活中的“羁绊”吧。
拍摄时间是冬季,阳光依旧可以暖暖的洒到床上。
靠在窗口可以晒太阳,望着院子里抽烟的家人。
姨夫的房间设立靠近室外的院子,在院中专门设计了“吸烟座位“,夏日来临,跟邻居的叔叔们在院中聊天,嘬两口,十分惬意。从大姨房间的可以倚靠窗口看到那边分床住的家人。虽然分床但是还是需要在生活上有一种对望的关系。万一有紧急的情况也便发现。
分卧室
靠近小院的区域,是男主人房,老人上了年纪有很多是分床睡的,这里通过方窗,男主人房与女主人房遥相呼应。两个人不打扰各自的生活节奏。在视觉上也是产生联系的,并不是分割的感情。
卫生间
因为原始卫生间极其狭窄洗漱,洗澡,马桶。几乎在一个不到2平方的空间内。所以我们占用了一点厨房的空间,挤出了一个浴室。浴室区域和厨房是双层磨砂玻璃做的隔断,在白天的老住宅也能维持采光。
左侧就是浴室的玻璃,这边可以引入厨房的光线,让它不是一个特别暗的卫生间。门口左侧是备餐区,老人有些剩菜可以暂时在这里存放。上下柜体满足长期烹饪的储藏。
厨房
这边的底部都是维持了磨砂玻璃,因为外部就是小区的通道。此区域原本是家属院常见的飘阳台。我们把左侧的原来的储物间做成了厨房的油烟区域。这边主要是放一些小家电,例如电饭煲,台下是微波炉。打开窗户就可以和邻居对话。
厨房的上半部分是透明的玻璃,下半部分是磨砂玻璃来应对隐私问题。炒菜的时候也可以打开窗户透气。集成灶是直接排烟的。
小院
二层因为老建筑随意加建导致阳台挑檐基础已经出现断裂,之前的立柱也是邻居随便砌筑的。我们都重新进行了结构的加固,底部用超大标号的钢构进行重新的结构支撑。邻居家的二楼阳台也从砌筑型的实体墙改成了轻质结构的断桥铝,增加了稳固性。
一层的连廊我们继续用了红砖材料,老旧小区一层的临建多是历史遗留问题,和很多城市的棚户区一样。作为建筑师我们加固了原始结构。以及重新组织了屋面的排水系统。预算绝大部分经费都花在这些位置。邻居家的二楼阳台挑梁已经断裂。
二层断裂的挑梁。
原建筑无序排水,院落严重积水导致邻居家也常年潮湿。墙体受潮,接收后我们都一并进行了重新的防水处理。
问答
装修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6个月
说说是什么给了你灵感,打造出现在这个作品的?
记得第一次去看场地的时候正直6月份,阳光照射到梧桐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一下子想起来童年。希望老小区一直都在,那种人与人亲近感是商品的住宅小区无法体验到的。
你对这套作品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新旧材质的碰撞
对平面布局做了哪些优化改动,为什么?
平面布局全部改动,生活习惯造就了空间的使用形式,老旧的房子不能在使用现在及10年内的生活状态,我们需要空间切合生活的最舒适的方式而不是刚开始的将就妥协直到使用不舒适的习以为常。
在整个装修设计期间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结构加固吧,房子比较老,后续的使用年限还有很久,房子的安全性应该大于任何使用感装饰感。
回头再看这套房子,设计当中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
很多,应该在设计初期更多的思考不同年纪人的生活方式,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模式
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你在设计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
这是一个完美的业主,更多的是让我放开手来做,所以很感谢。
创建于 01.20
声明:本页所有文字与图片禁止以非好好住旗下之产品形态转载或发布
相关推荐
孔雀蓝+原木:爆改94m²精装房从寡淡变为一见倾心的理想家!
编辑精选
U家工场-全案让家好住20年
4
353
双客厅、餐厨开放、超大露台,240㎡三代同堂的北欧幸福家
编辑精选
小莫匠
评论
9
斜墙房装修抠搜指南:78㎡只花了25w
编辑精选
里白
3
82
白色+原木,收纳全隐形,三代同堂的家也能久住不乱!
编辑精选
Gnomeshgh
56
810
一来一回一盏/将中国古典园林理念引入室内设计
编辑精选
桔梗二十三
43
123
住在色彩中,家有小人国
编辑精选
玩主
96
1970
一房变两房,我们的魔法空间
编辑精选
时光与猫咪
27
115
意想不到的阳台设计:改成室内庭院种葡萄!
编辑精选
境壹空间-靳泰果
122
5527
127㎡两娃之家零杂物的现代风,简约实用又耐看~
编辑精选
成熙空间设计
4
20
爸妈的房子,简约明亮智能化。
编辑精选
罗nan
16
608
入户花园别浪费!不妨打造成二人办公区
编辑精选
一澜空间设计
47
1455
匠维设计|18㎡极致蜗居LOFT怎么住?
编辑精选
Designer陳
1
67
旧二手房变身时尚轻奢美宅
编辑精选
Rolling
2
76
长条形客厅,她规划出玄关、客厅、就餐区
编辑精选
原小
46
1297
165m²万科公园传奇精装房,不拆不改靠软装打造三代同堂~
编辑精选
U家工场-全案让家好住20年
2
24
理工男的执着+文科女的细腻=创造有颜有值的家
编辑精选
云宝看世界
66
724
买到顶楼别焦虑,选对设计师,看我家梁有七十二变!
编辑精选
神奇马尼耶
27
77
奶油色+拱形元素,打造甜而不腻的现代轻法式
编辑精选
境止设计
2
87
一起逛我家 | 用搭配衣服的方法来装修新家,简单多了
编辑精选
Floriazeng
62
4274
🏠把梦想中的家变成温暖的生活日常
编辑精选
有可能是八素
70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