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发现你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到发布案例和文章,建议使用最新版本Chrome。
首页
发现
整屋案例
设计师入驻
品牌入驻
登 录
母亲之家:一个念旧的新家
武汉小小空间事务所
关 注
户型
4室
面积
182㎡
花费
45万元
位置
湖北,武汉
说在前面
母亲的家,说起来也是三姐妹的家。只是在长大之后,三姐妹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于是这里变成了我们口中的“娘家”。尽管小家庭的生活节奏和状态如此不同,“回娘家”却成为了我们庸碌日常里心照不宣的解压方式。因为只有在母亲面前,我们才能终于暂时忘记我们是一个已经成年的女性,忘记我们是妻子、是另一个孩子的母亲、又可以重新在母亲的胳肢窝里,仅仅当个孩子了。
所以,母亲的家,不仅仅是母亲的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家,这里寄住着我们不愿长大的童年。
户型图
这是一个位于城市宝藏地带的旧式居民楼的户型。90年代的框架结构,外阳台还是传统的水刷石工艺,楼梯房,是这几年城市更新才新装的电梯。然而电梯平台的位置只能停在半层的标高上,进出都需要上下半层楼梯。母亲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即使有着种种不便,依然不愿搬出。
改造前
改造前
原户型是四居室,客厅方正,且有半室外的北向小阳台和厨房相连。因为楼层不高,进深较深,且小区前后绿化繁茂,所以客餐厅的采光是不太好的,这一点可以通过设计开始前我们拍摄的现状照片探知一二。
除了采光的不足,原户型的厨房和卫生间设备都相当老化。
改造前的厨房。
改造前的主卫,没有干湿分区,原本可以采光的窗子也被封闭,即使是白天也必须开灯如厕。
改造前的南向阳台,种满了花花草草,但因为老旧的单层玻璃气密性太差,且自带蓝色过滤了很多阳光,所以阳台大部分时间也很阴冷,并不适应武汉的气候条件。
在充分了解了现状及全家人的习惯偏好之后,我们将设计的着力点放在了对采光的改善及提高整体舒适度上,并重新以母亲生活起居为核心来规划全房的动线,及对原格局中不合理的地方重新进行平面划分和串联。 在平面上改动比较大的几个空间是母亲房、主卫及阳台以及全房的LDK。
玄关
迎向大门的玄关在平面上很完整,我们利用最西侧房间的深度,将一部分改造成一个步入式的鞋柜,并利用柜体结构实现了坐凳功能,座位很宽,且是固定的,相对活动的换鞋凳更为安全,也更方便母亲换鞋。
从入户开始,原木色系的地板便延伸开来。步入式鞋柜的旁边还隐藏了一个白色的暗门,补充了玄关的收纳空间。同时在这个区域增加了顶光照明,明亮简洁。
客厅
转过来,即是起居空间。顶天立地的满墙柜体,实现收纳效率的最大化。比地板略深一度的木质色彩,给空间定下了温暖的基调。
两扇白色门板可开可合,完成虚实的同时,亦可结合使用实现不同的造型。
朝向窗户的一侧,取消了原本厚重且不透光的印有繁复花纹的落地窗帘。选择了白色纱帘和米色布帘,将窗帘改成短款,正好垂至窗台处,重新定制了隐藏暖气片的隔扇,立刻让客厅清爽起来。
与窗帘材质的改动类似,沙发组的材质也是相呼应的米色。沙发腿的样式则比较现代,增加了轻盈感。茶几和空调柜机都是家中旧物,状态良好,与整体氛围也很搭配,便继续使用了。
客厅与餐厅之间的隔墙被打通,加强了LDK之间的联系,同时形成了一个类似取景框的效果,让视线可以流通,空间层次进一步丰富。 而且“取景框”的设计高度也很适合配上高脚椅,在这里随兴地坐下来,喝一杯,兄弟姐妹们也能在此重拾交流的乐趣。放上音箱,听听小曲,一个闲适的下午就过去了。
沿着主走廊一直向前,会看到母亲收藏的瓷器,以守望者的姿态位于尽头。
暖气片隔扇改造细节:窗台的圆角处理。
旧暖气片得以重新利用。
厨房
虽然由于烟道和燃气位置的限制,厨房的布局不宜大动,但将烟机的位置改变之后,厨房的采光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了。 厨房的整体风格可以说是与改造前最为相似的地方了,30年前的小白瓷片,如今的小白瓷砖。
用惯了的砧板、编织菜篮、深灰色石钵、泡菜坛子都被留归回了原处。
新的抽油烟机、蒸烤箱、带抽拉龙头和直饮水的大水槽……相信今年的年夜饭,母亲忙活起来时一定会从容很多。
当然啦,原户型里与厨房相连的小阳台也被我们利用起来。这个靠北的小阳台是全家唯一没有集中供暖的地方,天凉的时候,这里就是天然的冰箱,藏着母亲多年的储藏食物的秘密。我们将白砖延续至阳台,柜子的形式也重新改过,视觉上看起来让这个用于储物的阳台更像是厨房延伸出来的一部分了。
陆陆续续的,这里又重新被母亲一点点填满了。
餐厅
从厨房出来,合上玻璃障子门,便是一个完整的餐厅了。玻璃门的材质方便将厨房的采光借到餐厅,让原本完全没有自然采光的餐厅获得了宝贵的间接采光。
障子门细节。
由于原始结构的梁体粗壮,且在餐厅区域有较多汇集。我们没有将吊顶设计至梁底高度(这样全屋的实际净高会非常低),而是选择了不同的吊顶高度,让结构梁自然地呈现出来,并在视觉上用木贴面和柜体连接起来,统一构图。
圆桌的形式更符合传统,过节的时候也方便再架上一个大桌面,热热闹闹满足全家老小一起吃饭。黑色桌面和桌腿的材质也和客厅区的家具形成了呼应。
从圆桌的位置,朝客厅方向看,便是这张照片的模样。
取景框右侧的另一个玻璃障子门,推开之后其实是家里的客用卫生间。改掉了原始的浴缸之后做成淋浴,马桶的位置不宜腾挪,和淋浴放在了一起成为湿区。 玻璃门之外是重新设计的干区,一侧是洗衣机、洗手台,另一侧则是利用了门后一侧深度的拖把池。
卧室
主卧的设计上,我们首先调整了房门的方向,这是带来之后所有布局改变的前提。 以改变入室方向破题之后,我们顺势将入口区整理出了一个房间内的“玄关”区域。让进入房间之后的地带有足够的缓冲,这样即使有一天需要在室内使用轮椅,依然方便转身。
将玻璃砖砌成半墙隔断,暗示了主卫区域与休息区域的相互独立。
白色大梁下留出的空间,最终在断舍离之后仅选择了一个最基本的斗柜。而将更完整的衣柜放在了玻璃砖墙一侧,进入卫生间之前的中间地带。这样安排的一个好处是,洗澡前后,拿取衣物的动线更短了。
柜子把手细节,用了传统中式元素。
温润的实木床体,搭配同色系的床头柜。一侧以手工胡桃木质感吊灯点缀,画面干净又充满禅意。
床头吊灯和床头柜细节。
与阳台相连的窗台,以木板整体包起来,暖气片散热口的做法与客厅一致。
卫生间
主卧内嵌套的卫生间内部,依然以全白色的瓷砖来铺设,尽量增加光线的反射,让卫生间明亮。
考虑到日后照顾老人洗澡的便利性,没有再将湿区以玻璃门分隔,仅以半墙座位隔断。
并利用隔断深度凹出壁龛,方便临时存放纸巾等小物。
在墙面必要的地方,都装上了安全扶手。
从卫生间出来,玻璃隔断起到了很好的透光不投影的遮挡效果。
阳台
从卧室推开房门来到阳台,这里已然成为另一番母亲私人的小天地。
木质推拉窗可以灵活地打开,可以根据季节和天气来改变开启程度,更适合武汉的气候。
木窗之上,木质小屋檐的意向源自中国古典建筑,在封闭阳台之内营造出一些室外的意味。
而且,制作这个小屋檐以及上墙的材料全部来源于拆除时保留下来的家中原有的实木地板。几十年的岁月已经让地板完美地包浆,是上好实木才拥有的温润质感。点亮灯光时,呈现出最容易引起舒适的橘色。
与旧地板一起获得新生的还有墙面的水刷石,这些近年来又重新被翻红的“网红元素”,母亲家可都是“玩剩下的呢”!因为这些“老屋”元素的保留,旧时光和母亲为这个家所倾注的情感得以延续。想必在有太阳的时候,母亲会更多地来到这个阳台享受清静。
小女儿提出可将她原本的房间让出一部分面积給阳台,这才成全了将阳台一角进一步升级为阳光书房的想法。母亲闲暇之余,热爱书画,全屋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角落了。
阳台书桌一角藏着母亲用了几十年的“百宝箱”。
窗台细节。
书房
因为让出了一部分面积給阳台,剩下的房间若布置成正常的卧室则显得有些局促。更适合选择榻榻米的布置方式,将房间改造成兼有茶室功能的多功能房。
榻榻米下方其实全部是可以用来收纳储物的空间,拍摄当天因为灰白相间的棋盘格垫子铺得太美了,我们竟一时也忘了打开拍摄内部。 窗帘背后,是和主卧的窗台一样的设计,打开玻璃窗即可与阳台联通。
利用与主卧相邻的自由墙体,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内嵌衣柜,用来存放这个房间的床上用品和客人的衣物。
滑上木门,一秒还原榻榻米最极简的状态。
榻榻米收口细节。
照明细节。
儿童房
几个女儿会轮流回来照顾母亲起居,并顺便小住一阵。家中的另外两间客房设计得相对简单,尽量利用现有家具的同时与整体风格一致。
窗台的处理手法也与客厅保持了统一。
衣帽间
还记得玄关处那个步入式的换鞋凳么? 一墙之隔,其实是其中一间客卧的步入式衣帽间。
采用了移门设计,这是关上之后的效果。
走廊
至于走廊,大概你也能感受到这个房子原本的进深了,如果不是因为丰富了很多人工照明,房子原先的采光不足确实是受到了先天条件的制约。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为每一个家人点亮起夜时的小夜灯。
问答
装修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13个月
说说是什么给了你灵感,打造出现在这个作品的?
三个女儿选择在父亲过世之后为母亲重新改造老房,我们终于有机会突破代际去做设计和施工。新家很新,然而母亲在入住之后也逐渐适应和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工具,仿佛明天和昨天在我们的生命里又获得了同等的重要性。过程中,我们希望设计是这样一种工具:通过空间的更新去建立理想的生活方式,念旧却不恋旧。我们塑造空间,空间反过来成全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各种关系。
你对这套作品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最满意的地方是让母亲和女儿同时对这个新家满意。在我们完工后再回顾这个案子,其中有母亲对老伴的不舍,有女儿对母亲的细致,有母亲对女儿的包容……家人间深深的羁绊也反复提醒着我们:在一个家中,一定有比追求所谓精致更重要的事。愿母亲长寿健康、舒舒服服长长久久地住下去。
对平面布局做了哪些优化改动,为什么?
在平面上改动比较大的几个空间是母亲房、主卫及阳台以及全房的LDK。动作还是很大的,主要是希望以母亲的起居习惯为核心重新规划家里的布局,明显提升了母亲卧室区域的舒适度,还在阳台重新规划了母亲读书写字的区域。另外在公共区域也有所打通,利用不同空间相关借光,改善了家中的照明。
在整个装修设计期间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还是老房改造的各种条件限制,比如暖气片的方案反复和暖气公司、物业之间的协调。另外对于旧材料的回收利用也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因为耗损的原因,最终大概只有不到30%的旧地板可以重新使用。
回头再看这套房子,设计当中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
怀旧元素还可以用得更多一些,母亲的缝纫机没有找到很好的容身之所。
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你在设计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
因为客户希望继续使用旧有的暖气设备、空调、还有一些家具,所以我们在设计方案里做了很多因地制宜的处理,并非一味追求时髦,更多地融入了家人对物件的私人情感。并且在新的材料和配饰的选择上,也会兼顾老年人的观念,比如保留客厅的吊扇,但选了木质的材料去平衡审美。
创建于 01.19
声明:本页所有文字与图片禁止以非好好住旗下之产品形态转载或发布
相关推荐
3个大洄游动线,空间隔而不断,优雅别致格调满屋穿梭
编辑精选
清和一舍
58
81
超具魅力中西双厨、餐厅岛台,住着一家三口的现代简约家
编辑精选
郑州方舍设计宋潇
4
20
依山而居,岁月静好
编辑精选
三米家居设计
评论
28
70㎡爆改3房还有超多储物空间,精致又美丽
编辑精选
有家以后
40
856
毛女士的新家
编辑精选
Ckaiyue
3
21
一家六口,化繁为简,舒服合适的家。
编辑精选
米师晨gold
25
539
58平装出85平的内存!日式杂货铺风格的小家,烟火气满满
编辑精选
鼻涕宝
20
527
精装房变身精致ins风!超多网红单品!快来种草!
编辑精选
时光筑造空间设计
27
776
温馨清爽的三代同堂之家
编辑精选
溪莹
16
172
大刀阔斧下的精装房将获得怎样的新生?
编辑精选
KimYanFeng
27
501
从日剧里走出来的家,用烟火气填满小日子!
编辑精选
设计圈老中医
14
532
CCY103的家
编辑精选
ccy103
3
52
【气质】| 中产阶级最爱的「酷黑」高级感,直抵向往的生活!
编辑精选
珂图空间设计
5
107
LDK+儿童玩乐区,这个家每1㎡设计都是亮点
编辑精选
千禾Design
3
63
想要家有温馨感,「柔和系」色调是关键
编辑精选
有宅设计
36
2316
25岁喜欢古典美式、胡桃木、洞石、灰泥,有问题吗!
编辑精选
住友_V2N2D9X
5
39
现代极简-爆改市区老宅,让市区的里高层住宅充满简约格调美。
编辑精选
望澜设计
9
74
整容级改造术,让我家有了复式儿童房+阳光书房!
编辑精选
Susiant
1
110
300㎡现代欧美风,温馨浪漫、充满艺术感的房子!很有格调!
编辑精选
两手硬装饰丨24年老品牌
4
13
老上海的摩登与现代-二人居的幸福与美好(内附细节尺寸图)
编辑精选
曲佳瑶私宅设计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