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发现你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到发布案例和文章,建议使用最新版本Chrome。
自由洄游的两娃之家
户型
3室
面积
126㎡
花费
40万元
位置
江西,宜春
说在前面
好好住上有个怪怪的现象。
❗️画风整洁的案例下第一条留言大概率是一个curse“等你有了娃以后……”😈
❗️北上广深的案例下的留言通常会有这样一句——哎十八线小城市只有羡慕的份😭
❗️一个开敞通透的案例下会有人哀嚎——家里都是剪力墙没法随心所欲🙃
那么今天不妨看下这个原始户型实在谈不上多合理的,有两娃的家,怎样在三房的格局下实现洄游动线+四分离+中西双厨+手工间;而入住快一年的屋主又是如何轻松打理。
户型图
✖️入户门正对卧室门,动静没有分区。 ✖️进门客厅餐厅卧室一览无余,既没有心理过渡也没有玄关收纳空间; ✖️剪力墙密集,改造受限较多; ✖️原次卧进门即拐角,空间怪异,纯做交通、利用率低; ✖️原餐厅与原厨房通过0.85m宽的窄过道连接,互动性很弱。
设计需求
居住成员结构: 👨‍👩‍👧‍👦上班族夫妻+11岁女儿+2岁儿子; 另外几乎每周会有亲子聚会👨‍👩‍👦👨‍👩‍👧👨‍👩‍👧‍👦,希望公共空间能应对10人聚餐。 动线需求: 11岁👧🏻跟2岁👶🏻正是最活泼好动的时候,希望公共空间通达自由,一方面便于小朋友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利于父母照料——视线上做家务时余光能兼顾到小朋友的行踪,通达性上父母在必要时能快速抵达孩子身边。 公共空间的开敞不要影响卧室卫浴的私密。现有的玄关就正对卧室门,很苦恼。 卫浴: ✅原始1主卫+1客卫,希望改造成四分离 ✅浴室一个够用,但要有大浴缸 ✅马桶间需要两个 ✅干区喜欢双台盆 中西双厨: ✅西点爱好者,对开放式的西厨非常重视,希望既好看又好用 ✅中厨几乎每天都会开伙,爱吃辣。独立的中厨很必要。 收纳: ✅材料环保第一位 ✅没有囤积的习惯,收纳总量适当,不喜欢过多高柜去影响采光通风 ✅上柜使用率极低,新家能不做就不做了 ✅比较喜欢开放式收纳,取物方便,愿意为此装新风系统;也乐意为了维持美观付出心力 ✅厨具较多,衣物较少 ✅大宝酷爱阅读,希望家里开放空间多多考虑书架 手工间: 女主业余爱好做一些手工布艺,希望新家有个能容纳缝纫机及手工材料的空间。 电器设备: 客餐厅风管机,其它房间挂机;水地暖;新风系统;软水机。 软装:偏好明亮/暖调/天然的氛围,北欧风格中再杂糅点法式复古气息。色彩上希望多一些肉桂色系。 另外女主偏爱中古家具,家人却不太接受旧物,折衷的决定是选购少量中古灯具或小家具点缀下空间,家人也能勉强接受。
洄游动线
主卫次卫改造成的四分离卫生间(双马桶间)通过一个隐蔽的走道串联,该走道还直通主卧与女儿房;走道另一侧做成整面的衣柜(带洗衣房)。如此一来,卫浴卧室衣物收纳等静区兼净区与动区(客厅餐厅)油污区(厨房)在空间上得以彻底隔开。 该走道正对大门的入口往北移,避免了入户门正对次卧的尴尬情况。女主有意无意地多次提到孩子呼唤的时候希望能快速到达孩子身边,这个需求促使我在该走道靠近主卧的端部新增一个入口,两入口联动沟通动区与静区,洄游动线就此成型。
硬装刚结束的时候,屋主发给我一段两分多钟视频,整整两分钟👧🏻👶🏻就这样乐此不疲地兜圈圈🤗我截取了其中一个周期。 没有尽头、能来回兜圈的洄游动线总能让孩子们感到有趣,在该移动路径中加入跳房子、岛台、书架等则让玩耍路径变得更加宽广。
餐厅-干区-洗衣区以及西厨-玄关-餐厅洄游动线除了给孩子带来尽情奔跑的自由以外,还帮大人大大缩短了家务动线,厨房、浴室、干区靠拢,屋主可以同时完成多项家务。如此一来,家务区跟孩子玩耍区更大概率地重合,父母也能一心多用地关注到小朋友的需求。 另外,由于收纳系统规划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在家务动线上的最佳位置设计收纳空间。核心的鞋柜、衣柜、橱柜都紧密地分布在洄游动线之上,谨遵就近收纳原则。
LDK
这是餐厅看向客厅的主视角。客厅餐厅西厨连为一体的开放式设计能给人宽敞开阔的空间体验。将南阳台移门取消,阳光可以直接照到客厅深处;而南北通透的条件能让置身其中的人享受到亲和肌肤的自然微风,放松而舒适。 动线设计巧妙的结果是,即便没有屏风/推拉门/隐形门等重重隔断,客人在客餐厅也不会直接看到卧室卫浴等空间。
这是客厅看向西厨的视角,岛台位于LDK中心。 同样的,卧室卫浴等私密空间从这个开阔的视线上也没法看到。人需要先穿过西侧的两个拱廊才能发现卧室及卫浴的入口。
油烟多且视线较为杂乱的中厨独立于ldk 东侧,跟西厨联系紧密;私密性较强的卧室、卫浴区则独立于ldk西侧。
玄关
一览无余的玄关怎么创造便捷收纳的同时避免阻碍LDK视线上的通达呢?折衷的方案是借用了一点原东南角卧室进门后的鸡肋空间,设计了一米六长的大鞋柜;然后再在紧挨入户门处则放置一个带收纳的玄关矮凳以便于更换进门的拖鞋。
原入户门的门板刷上白色水性漆改色,门锁换成智能锁,完成了入户门的焕新。 墙面装了洞洞板,放进门随手随身的衣物。
带收纳的换鞋凳,日常换的拖鞋轻松容纳。
这就是利用原次卧进门的鸡肋空间改造成的一米六长的大玄关柜。容量可观。
疫情宅家期间,🧑🏻陪👧🏻👶🏻一起手工做了陶泥。我在客厅角落发现了它们,觉得很生动很可爱,于是移到了洞洞板的搁架上展示出来。小朋友看到后表情很骄傲呢哈哈哈。
玄关正对面装了三组开放式搁架,放👧🏻爱看的各类书籍。目前搁架有三层层板,以后书如果越来越多,上面还能继续增设。 架空的搁架一方面显得空间更轻盈,另一方面对扫地机器人而言畅通无阻,清洁更便利。
客厅
理想的客厅是能让家人各按所好地生活。总结四位家庭成员的需求——游乐+会客+观影+阅读+健身+就近收纳,客厅的功能就此成形。看似分散,但相互之间又有着有机的关联,亲密而自然。
客厅采光通风优越、空间开阔,而且能一眼看到西厨/餐厅的爸妈,倍儿有安全感,所以孩子们也很爱待。那么怎样实现一个快乐玩耍又易于整理的客厅呢?答案是开放式的矮架+收纳盒。 都说儿童的世界,蹲下来才能看懂。开放架80cm的高度对儿童而言能轻松取物;开放格简单直白,小孩一眼就能分辨。而色彩材质统一的收纳盒的加入,不仅视线上更清爽,而且让绘本吸管积木彩笔等等都有了各自固定的位置。位置明确之后,将玩具复位这件事也就更简单了,小朋友完全能胜任。
03号盒子专门收纳娃的各种小零食。两少女经过一番慎重挑选、激烈讨论后决定一起吃吸吸冻😋。拿出零食后少女们顺手就将03盒放回原位,怕是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吧😏。 可见保持不凌乱的核心不在于开放式收纳还是全柜门的封闭式收纳,而在于是否明确了所有物品的位置并有使用后复位的习惯。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家人没有使用后复位的习惯,不建议一味指责家人“习惯不好”,很可能是空间有问题——比如指定的收纳位置距离使用场所较远,或者收纳空间过深/过高/种类混杂等使得复位成为一件过于麻烦的事。
拍照的时候屋主想把👶🏻玩的吸管藏起来,担心“乱糟糟”的影响画面。我用搁架上我选的画安抚了她的焦虑——画的内容是一根根彩条自由的分布,本质上也是一堆彩色吸管。如果“画”是可爱的,那“吸管”也没问题。
沙发选择了IKEA常青款埃克托。
男主有每天倒走健身一小时的习惯。
白色的搁架+白色收纳盒,在投影之下几乎隐形。
厨房
在原始餐厅中增设一个西厨,空间不可谓不拮据,所幸最终还是实现屋主憧憬已久的面朝客餐厅的岛台。
中西两个厨房都有各自完整的功能区,冰箱位于两个厨房之间方便两边使用。取-洗-切-烹动线紧凑。
先来看看西厨。靠窗设置一排橱柜,并列嵌入种草已久的蒸箱、烤箱;与面对客餐厅的岛台一起构成Ⅱ布局。 橱柜是找本地的厂商定制的,经典的奶白色窄边框门板配上网购的点状小拉手,也是耐看又可爱。而且从柜体到门板都是不锈钢材质,入住更安心。
上柜的实用性在屋主的使用习惯中很低,所以西厨选择了一些大方简洁的开放架上墙。窗边选择了宜家的托恩维肯墙搁板。 至于展示物,我建议屋主除了不断地更新为了装饰而装饰的饰品这个方法外,也可以试着从现有的实用物品中挑选一些尺寸、颜色、主题合宜的作为家居的装饰。一方面器物有自身的“有用的”美感,二来屋主发挥想象力去混搭也为自己的家增添了一份独一无二。而正是这份“独一无二”能跟时间抗衡,让人百看不腻。 托恩维肯上展示的水壶水杯都是女主自己从现有器物中挑选出来搭配的。
油桃好吃哭了,怎么阔以比油桃罐头还甜😋
刚下完舞蹈课,👧🏻邀请闺蜜回家玩儿。一进家门小魔仙们没有叫电视或者iPad,也没有钻进自己的房间,而是径直冲向西厨,跟妈妈一顿撒娇后开始叮叮当当潜心调配Magic水🧚🏻‍♀️
晚上👶🏻也回家啦。 小小粘人精!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宝宝的“游戏房”,妈妈的厨具就是小朋友的“积木”,好在岛台空间位置十足的通达,孩子既可以敞开了玩,目光又能随时追踪到妈妈的身影;而妈妈呢,白天的时间给了单位,晚上的时间能留给自己,安心捣腾点兴趣。 🎊🎊🎊厨餐厅成功地依照剧本成为了新家的核心🎊🎊🎊
餐厅
这是从洄游走廊出来看到的餐厅全景。 餐边柜的开放式搁架上,屋主费心搭配,摆了些娃的杯子、自酿青梅酒、迷你盆栽等,构成了独特的装饰。
餐厅照片墙的选址是分析的结果。作为LDK的端部,以及进中厨的必经之路,这面墙必然成为视线高频停留的地方;而且走道空间不宽裕没法做进一步收纳用,所以精心的布置一些不占空间的照片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画的内容的确定则是一个波折的过程。屋主偶尔会发发她最近喜欢的画给我,但每次发的都跟上一次很不一样,所以在我看来,那些画美则美矣,跟这个家却没什么关系。
几个月沟通下来,我透过朋友圈注意到屋主很会拍人,尤其是给自己孩子拍的照片,不仅构图清爽,还总有一股子明朗又自在的气息。另外屋主很喜欢粉色/肉桂色系,再加上她传递给我的开朗且温柔的性格,总让我想起安吉利科的画——谦抑又温暖。 如此一来照片墙的内容就渐渐清晰起来。妈妈拍的两娃的照片+安吉利科的壁画,另外为了构图完整加入了蒙德里安等的经典作品。
记录一下照片墙的安装过程。量身打造的墙画让西厨+餐厅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
本来是一张废片,但是整理照片看到这样扑面而来的山景呢,还是忍不住抢救一下。
原始的餐厅面积有限,为了让出西厨的空间,屋主果断看中这款1960年代产自丹麦的可伸缩柚木餐桌。拉伸后的照片没来得及拍,贴上一张卖家MUE Retro示意的照片吧。日常1米2,一家四口足矣;家庭聚会的时候拉伸到2米1,10人妥妥的。 连各种挑剔的老人都对这餐桌赞不绝口。中古设计的魅力果然能穿越时间。
中厨
穿过西厨的操作台或者穿过餐厅都能到达中厨,跟西厨一样也是Ⅱ布局。 新家换上了双门大冰箱,烹饪爱好者的仓库;洗碗机、三眼灶等电器也都安排上了。 家人比较爱吃辣,加上中厨几乎天天都开伙,日积月累难免油烟重,所以屋主毫不犹豫选择了不锈钢台面以便打理。
试探着推荐下水磨石瓷砖,屋主愉快地接受了。贴出来有一种浓浓的老情调。硬糖吊灯、蕾丝帘给烟火气息平添了一份可爱。
老姜在蕾丝帘曼妙的光影中变身姜宝宝。
中厨入夜,场景太过真实。本来是一张试光的废片来的,再一想也不过就是周迅的双下巴,或者五条人的塑料袋罢了。
中厨通往手工间,用折叠门隔开。
手工间
穿过柴米油盐,推开门直冲眼帘的是这映入落地窗的山景。 中间的三头黄铜吊灯是中古品,物流等了一个多月,电线老化重新接,自购led尖泡拉尾蜡烛灯。目前手工间是未完成的状态,期待缝纫机等进场。
餐厅的餐椅数量够一家四口使用的就行。待客的椅子选择可叠放的款式,平常摞在角落,客人较多的时候再搬去餐厅就好。节省空间。
静区走廊
主卫次卫改造成的四分离卫生间(双马桶间)通过一个隐蔽的走道串联,该走道还直通主卧与女儿房;走道另一侧做成整面的衣柜(带洗衣房)。 如此一来,卫浴卧室衣物收纳等静区兼净区与动区(客厅餐厅)油污区(厨房)在空间上得以彻底隔开,同时走道端部的两个门洞又让动静区之间的通达性大大提升。
1️⃣主卫从主卧独立出来,改造成一个带浴缸(1.8M)的独立浴室+一个独立马桶间。 2️⃣次卫改造成一个双台盆干区+一个独立马桶间。原始两卫生间面积之和11.37平方米,改造后卫浴总面积减少为8.72平方米。不仅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彻底的分离也让清洁压力大大降低。
这条走廊专门铺设了水泥自流平。有没有发现浴室门口没有脚垫?女主表示洗完澡出来水泥地会吸掉鞋底水份,然后水印就迅速蒸发掉了……
这是核心衣柜立面格局图。按照环保的原则,柜门选择窄框玻璃移门,柜内全部是艾格特、穆利格等金属制品。
屋主非常怀念童年的跳房子,我索性出了图纸找厂商定制了铜条,然后泥工再现场一根根嵌入水泥地面,拼成跳房子的形状。
妈妈喊娃洗澡了……跳房子跳够两圈再进浴室是👶🏻每天的浴前仪式感。
  我留意到,“原始户型已经有两卫了,是否还有必要做四分离”这个话题在好好住上还挺有争议性的。 从我有限的设计经验来看,业主的选择基本是一半一半。保留两卫的优势:1️⃣功能上淋浴区/马桶区/干区都是双份;2️⃣空间上比每个分离的卫浴空间相对开阔。由此产生的缺点:1️⃣洁具预算增加2️⃣家务量翻了几番(一方面是更多的洁具意味着更多的清洁对象,另一方面是多数两卫的洗衣机马桶甚至干区每天都在面临潮气的侵袭)。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上述预算跟家务量倒还不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真正影响决策的是代际关系——一代或者有小朋友的两代家庭往往选择一套四分离;与长辈同住的家庭,则对各自空间的私密性要求更高,更愿意选择保留两卫。
四分离干区
干区没有直接的自然采光,合计后网购了玻璃砖砌在红砖上面,给墙体开了“高窗”。既不影响马桶间的私密性,又能给干区引入更多光线。
乖乖等待妈妈取新牙膏。
独立马桶间
这个马桶间就在干区背后。离西厨很近,原本是打算作为客卫的,现在配上脚凳,变身👶🏻专用。
这是主卫马桶间。独立的马桶间彻底隔离了潮气,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比普通卫生间更自由。普通乳胶漆、实木、纸编收纳篮等都可以任性使用;屋主还放了杂志、小风扇等。 原始卫生间的窗户紧着潮气制造者浴室来使用。该马桶间无窗,顶部装了排气扇。
独立浴室
墙砖是通过视频跟照片在本地的瓷砖厂挑选的;地面马赛克是我网上找的链接。 刚发现店家已将回字型马赛克已经下架了……毕竟不“红”的产品,销路难。
马赛克让人又爱又恨,时间长了缝变色影响颜值,尤其浴室地面。我特意挑选了适合灰缝的马赛克。跟白色浅金甚至蓝色绿色的美缝最终发黑发灰带来的巨大反差不同,如果缝原本就是灰色,那么经年累月会形成深浅不均匀的灰色,不太影响整体效果(强迫症请忽略该建议)。
浴室窗户朝西,光线非常充足,不必进烘干机的衣服可以白天直接在浴室晾干了。 屋主表示,每天洗完澡浴室不需要再拖了,独立的浴室下水很快,而且干区洗衣机马桶都跟浴室在空间上彻底隔开了,水蒸气跟它们无关。四分离的快乐,用过的人会懂。
浴缸上方也装了花洒,洗娃泡澡专用。
洗衣区
浴室正对面就是洗衣区,动线便捷。洗衣机烘干机叠放,左侧留了衣物整理空间,再往左是核心衣柜——烘干整理好的衣物直接挂过去就好。衣物整理区自下而上布置了洗衣液收纳、脏衣篮、挂衣临时整理空间。收纳工具统统来自宜家。 原计划做门帘挡住洗衣区的,但是这个位置比较隐蔽且私密,没有十足的遮羞必要;何况开敞着会便捷很多,所以就不去纠结了。
主卧
给主卧挑家具的那阵子,正赶上屋主开始迷恋南法风,所以原方案的肉桂色墙面取消了换成干净的白墙,家具也按她当时的心情推荐了一些藤编的法风,再配了水洗亚麻窗帘,颇具自然风味。 亚麻窗帘一开始装的水洗白,最近根据心情换成了深绿,各有风味。越是爱折腾的人越建议硬装经典简洁,那么软装上的限制就更少,可以随性变化。
壁灯选择了一款经典设计:托斯卡纳柱式灯柱+郁金香灯罩。
小凳子是老房子里拿来的,摆床边作小置物架用。
进门处装了一列衣钩,挂第二天接着穿的衣服。
斗柜的款式跟床头板立柱、壁灯细节相照应。
女儿房
儿童房的床跟一般卧室布局原则不同,孩子更在乎卧室里有没有整片的活动空间。屋主观察到女儿习惯卧室有个自己的小天地,所以新家依然将床靠端部放置而不是居中,让娃进门有一块自己活动的区域。 女儿喜欢粉色,但是不太接受大面积出现,所以选了些粉色单品做点缀。
进门的活动空间最近留给了新的爱好。
这种迷你又拐角的飘窗算是国内商品房的一大迷思了。木工现场制作了柜体,专用于放娃换季衣物等等不常用的物品。
游戏房
游戏房的功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当前大宝练琴+小宝玩游戏;另一个是四五年后小宝分房睡的卧室。 屋主决定暂不安装固定家具,留给孩子自己创造。等小宝大了要分房睡的时候再根据他的想法来布置。 收纳空间预留好,灯具设置的适应性极强的轨道灯。目前靠窗设置了洞洞板跟黑板墙,展示的内容也都由娃自己决定。
中古月亮灯。
女儿的练琴区域。
能适应未来变化的布帘+艾格特。
写在最后
特意翻出来两年前的聊天记录。从家里凌乱到“老公想出去租房子”到现在出差回到家先悠哉躺沙发,“随手拍都觉得很舒服”,很幸运我这些不太主流的设计理念被屋主接受了,而且真真正正影响到了这个两娃之家后续的家居生活。无怪乎有位一级建筑士曾断言:整理不好的原因,100%在于空间设计!! 进入这个两娃之家拍照的时候,屋主提到的最多的词就是“好舒服”——浴室用完不用打理好舒服!洗衣机的位置太近便了好舒服!“跳房子”孩子每天都要跳几圈才舒服!客厅白墙好亮堂好舒服!餐桌岛台好方便好舒服!洄游新增的入口靠近岛台好舒服,孩子特别爱走! 眼见着从前苦于收拾不好房间的人,如今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在做饭、洗娃、孩子玩游戏等等高危时刻之后依然能快速恢复整齐;还能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产出绝妙的搭配点子——西厨两处开放架都是屋主自己搭配出来的,让我也备受鼓舞。
“户型不好”、“两个小孩欸”、“小城镇”、“面积太小”……就像我开篇提到的那样,数着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借口是简单而省力的,而实现一个舒服惬意的家却复杂得多。啰啰嗦嗦写完这个案例,也许能给一些渴望住居舒适而暂未得的人带来一丢丢改变的能量。
最后的最后
最后的最后,讲一个鬼故事吧,装修全程异地,我没去过现场。 还有一个鬼故事是,我把屋主同小区同户型的闺蜜家也设计了。
创建于  01.19
声明:本页所有文字与图片禁止以非好好住旗下之产品形态转载或发布
相关推荐